2023-03-17
冷硬帶鋼工藝流程根據原料和產品的品種、規(guī)范,稍有差異,其一般流程:
酸洗用連續(xù)酸洗機組去除熱軋帶卷的表面氧化鐵鱗。酸液以前用硫酸,現在多用鹽酸。酸洗前先行焊接并卷,有的還經連續(xù)“黑退火”。酸洗后進行清洗、烘干和剪邊、分卷。
冷硬酸洗后的帶坯在冷軋機上軋制到制品厚度,一般不經中間退火。五機架連軋機冷軋總壓縮率一般為60~80%,首要軋制厚度0.3~3mm的轎車板、琺瑯板和鍍鋅板。六機架連軋機首要軋制厚度 0.15~0.5mm的鍍錫薄板,冷軋總壓縮率一般為70~90%。軋制中各機架(或道次)壓下量分配根據軋機容許的壓力、功率和速度,考慮到產值、質量等要素歸納擬定。
工藝潤滑起潤滑和冷卻作用。一般用冷卻性能好的乳液,軋制薄或硬的金屬時用潤滑性能好的純油潤滑劑,例如軋制鍍錫薄板或不銹鋼用棕櫚油等。
退火目的在于消除冷硬加工硬化,使鋼板再結晶軟化,具有良好的塑性。退火方式有用罩式爐成卷退火和用連續(xù)爐退火。成卷退火分為緊卷退火和松卷退火;連續(xù)爐退火分為立式連續(xù)爐退火和臥式連續(xù)爐退火。爐內一般均通入維護氣體。現在大多選用罩式爐退火,盡管處理周期長,但因爐子數量多,運用靈活,出資節(jié)約。連續(xù)爐退火產值大,其間臥式連續(xù)爐退火僅用于處理產值少的特殊鋼,如硅鋼的脫碳退火等。
平整目的在于防止退火后的鋼板在沖壓時發(fā)生塑性失穩(wěn)和進步鋼板的質量(平整度和表面情況)。平整軋機有單機架可逆式和雙機架兩種,平整壓縮率為0.5~4%。雙機架平整軋機效率高,壓縮率大,可同時兼作二次冷軋用,進一步軋薄鋼板;如與五機架連軋機協(xié)作,可出產0.10~0.15mm的帶卷。
鍍層、剪切和包裝需鍍層的鋼板送鍍鋅、鍍錫或有機涂層機組加工。
一般冷軋板于平整后剪切。有縱剪和橫剪,縱剪是剪邊或按需求的寬度分條,橫剪是將帶卷按需求長度切成單張板。剪切好的制品板帶,經檢查分類后,涂防銹油包裝出廠。
冷硬帶鋼技能的首要進展有以下幾個方面:
進步出產率首要為進步連軋機速度和單卷分量,軋制速度歷年進步的情況,單卷分量由50年代的20噸進步到70年代的40~60噸。由于選用循環(huán)供油及軋機設備上的一些改善,1971年日本的一組六機架冷連軋機軋制速度可達2500m/min。為便于操控和保證質量,一般軋機實際速度仍為1500~1800m/min。在60年代后期開端完成了計算機操控的壓下規(guī)程擬定和軋機參數設定、調整,穿帶和脫尾、上卷和卸卷、換輥等的主動化,進步了軋機效率。
進步產品質量 60年代后期遍及裝設了厚度主動操控系統(tǒng)(AGC),70年代新建的軋機多選用呼應速度快和精度高的液壓AGC,使冷硬帶材公差縮小到±0.005mm。在板形操控上遍及選用液壓彎輥輥型調整設備,并發(fā)展出多種板形檢測儀和多種輥型調整設備組成主動板型操控系統(tǒng)(見軋機彈性變形)。
縮短出產周期關鍵在于使各工序連續(xù)化。1971年日本樹立了一臺全連續(xù)軋機。80年代初,又樹立連續(xù)酸洗與全連續(xù)軋機相銜接,連續(xù)退火線與連軋機等相聯(lián)合的作業(yè)線。為縮短產品在各工序間的存放時刻,加快出產周期,完成流程連續(xù)化,正在樹立計算機方案、調度、設備診斷修補等系統(tǒng)。